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3年)...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11~2013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教师幸福地工作,使校园更具有艺体特色,充满人文气息,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及乐山一中体育中长期工作规划,倾力打造活力、特色校园,特拟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工作方针,以“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的办学理念作引领,以创建“健康”“活力”“特色”的和谐校园为工作着力点,以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品质为目标,以阳光体育特色项目打造为引领,以师生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落实学校“精细”管理策略,提升师生学习生活品质,打造“活力”“特色”校园,形成教育有个性、发展有特长、办学有品质的体育特色项目学校。

三、实施原则

1.普及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基本掌握1~2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并产生兴趣。

2.全面性原则。处理好《体育课程标准》与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的关系,坚持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止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3.教育性原则。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4.适应性原则。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

5.提高性原则。在面向全体学生基础上,要组建学校专业运动队,注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6.针对性原则。根据学校意愿,为有基础、有兴趣参加艺体高考的学生,提供对口高考的项目训练,提高体育高考成绩出口率。

7.特色化原则。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含量较高的塑胶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篮球场、乒乓活动中心等体育教学设施,发挥学校篮球传统项目优势,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创建活动。

8.实践性原则。以校园体育活动为主阵地,把“两课两操一跑”抓出品质。同时广泛开展游泳、郊游、登山、远足等校外体育活动,锻炼学生意志与体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四、现状分析

1.学校体育工作历史因素分析

乐山一中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秉承“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倾力打造“阳光体育”,学校构建了以传统项目篮球队为龙头,排球队、足球队、田径队、兵乓球队、羽毛球队、体操队、健美操队、太极拳社等运动队“共舞”,有序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不懈抓普及与提高,铸就和谐发展体育工作的新格局。在省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长期努力,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早在1956年,乐山城区七所中等学校联合举办的运动会上,组委会所设的田径、体操十四面冠军锦旗,为乐山一中学生参赛队全部囊括。唯一一面教职工团体总分冠军旗,也为乐山一中教工代表队一举夺得。1982年至今,学校篮球队夺取并连续保持乐山市中学生、青少年所有比赛的冠军,1987年至今,13次获四川省大赛冠军;1次获全国小青年篮球比赛第三名。学校先后为国家、省、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近600人,向国青、国少输送队员6名,培养国家健将级运动员3人,一级运动员3人,二级运动员近600人,三级运动员近1000人。学校先后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书批准并命名为:全国一百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先进学校、全国首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篮球)试点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2.学生身体素质实际情况分析

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校多数学生知识基础良好,但身体素质偏差,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篮球、足球、田径、乒羽球、健美操、游泳、太极拳等项目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五、目标与方向

(一)第一阶段(2010.9—2011.7)

田径运动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田径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和提高,营造浓郁的校园田径文化,本阶段学校体育工作具体目标与方向如下:

1.依托我校篮球传统资源优势, 组建好学校田径队、足球队、乒羽球、健美操、游泳、太极拳及梯队,集中优势力量加强训练。要求全体教师利用大课间和下午第四节的阳光活动课时间与学生共同参与运动,以“普及篮球、田径运动”、“阳光大课间”、“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作为我校办学特色内容,铸造乐山一中体育工作特色。

2.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

3.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增强学生体质。

4.初步掌握相关运动技巧,初步了解田径竞赛规则和组织竞赛方法,积极组织校内、校际间切磋与交流。

5.激发学生对田径、游泳等运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

(二)第二阶段(2011.9-2012.7)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传承与探索"体育文化",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体育特色。目标与方向如下:

1.进一步巩固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拓宽该运动领域,促进篮球、田径、游泳、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使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特色,并使其成为我校的一种广泛的群众性运动,积极打造“篮球特色传统学校”精品,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2.组织编写篮球、田径校本教材;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继续进行《中学生体育精神研究》、《高中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分项设点教学训练》等专题研究。

3. 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健美操等拓展,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师生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使之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扩大影响,提升素质教育的品位。

(三)第三阶段(2012.7-2013.6)

积极贯彻高中新课改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活动,形成教育有个性,发展有特长、办学有品质的体育特色学校。具体目标与方向如下:

1.拓宽该运动研究领域,整合我校其它工作,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个性,逐渐突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2.进一步巩固篮球、田径、足球、健美操普及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倡导体育精神,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体育与文化环境。逐渐使我们的研究指向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影响力的精神文化。

六、保障机制及措施

我校一直重视体育工作,人力、物力、财力都予以大力支持,保证并促进了我校体育特色的打造。

(一)统一思想,健全组织,完善措施

1.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级领导为正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及各年级组长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组  长:袁光大(校长)

副组长:姚思俊(党委书记、副校长)

陈  平(副校长)

李火根(副校长)

王慧明(副校长)

组  员:陈亚美(校长助理)

刘  静(工会主席)

胡  云(政教处主任)

张晓东(体卫艺处主任)

王蜀文(总务处主任)

万诺夫(保卫处主任)

唐建军(教科室主任)

李培根(国际部主任)

张  佳(团委书记)

马学勤(教导处副主任)

张贵军(教导处副主任)

(2)建立学校艺体工作研究机构,制订研究计划,负责艺体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工作的开展指导。

主 任:张晓东

副主任:张佳

成 员:冯松、邓葵、林琳、但晓丽、夏高静、各年级组长

2.建设一支有体育教育特色的育人队伍

要真正创建特色学校靠少数几位有特长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一所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教师的群体特色。我们在“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办学理念引领下,积极落实“精细”、“活力”的管理策略,为特长教师发展创设环境,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组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通过不断积累、筛选、优化组合,使多数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了解、熟悉学校特色工作发展方向,工作具体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

3. 加大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分层制定措施,逐步形成常规,建立特色建设的考评与激励机制,配套适合各年段的评价操作体系,力求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4.加大硬件投入,构筑保障平台

学校将在近两年内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小硬件,进一步添置必要的器材,为争创体育特色提供有力保障,为全面铺开奠定基石。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1.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争取出佳绩。

3.加强横向联系,与兄弟学校联盟,促进切磋交流,共同谋求发展。

(三)以科研引路,唱响体育教育的主旋律。

1.初步构建起科研先导的管理机制。在体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将加强科学研究,成立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小组,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与推广,呈现良性循环、螺旋发展的好势头。

2.培养学生,造就一支会研究、有作为、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始终认为:我校的体育特色教育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否则,我们便会舍本求末,毕竟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

3.建立完善实施方案与计划,逐步调整教学支撑教材,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4.从第二阶段起,学校开设好体育活动课程,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在地方课程中开设好。使全校85%以上的同学积极参与该行列,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围绕课题,开展好研讨活动。学校将申报特色学校创建,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科学论证、系统研究、反思调整,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

6.编制相关检测方案和细则,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

(四)拓展学校自身优势的特色项目

学校体育工作要有传统特色项目,并达较高水平,使特色更加显著。“篮球项目”、“田径运动”、“阳光大课间”、“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特色项目要形成传统才能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推动特色学校的全面优化。要进一步拓展学校自身特色项目的优势,强化制度创特色、优化阵地创特色、深化活动创特色。

1.开发运用好潜在的优势资源。

在师生、学校内在中发掘、组织和运用好校内资源。同时接纳、传承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的空间,打出特色学校的生长点。

2.创建好体育特色项目的校园环境氛围。

利用校园网,建立"体育特色建设"专题栏目,扩大信息化建设阵营,唱响体育特色项目教育主旋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程。我们将以网络为传媒,在信息输出的同时,我们更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与交流中吸收、融合有效信息,促进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将通过网络将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引领周边学校、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加强校园篮球文化及其它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我们将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阵地,将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独具特色的魅力。

七、前景展望

1.通过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建设,使85%以上的学生能较好掌握篮球项目技能,以此开发学生的其它潜能,激起浓郁兴趣,展现自己特长,并有相当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比赛中取得成功。

2.培养一批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的引领作用。

3.形成一整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相关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加大舆论宣传,注重年级、班级篮球、田径文化建设,以阳光体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初具雏形。以阳光体育文化精神主导校园文化的办学个性逐步鲜明。

围绕实现“活力”“特色”校园的目标,我们秉承“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体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对国家未来负责的精神,做好青少年阳光体育工作,走出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体育工作新路子。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