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学生夏季体育运动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人的身体要顺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那么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也要根据环境、气候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夏季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是学生生长发育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人的身体要顺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那么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也要根据环境、气候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夏季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是学生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运动项目及运动负荷将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夏季炎热高温,紫外线较强,过长时间被紫外线辐射不仅会烧伤皮肤,还会容易使皮肤老化甚至使患皮肤癌、白内障的危险加倍。此外,小学生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气温高、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在确保孩子足量运动时间的同时,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紫外线最强,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晨间锻炼和上午的第一节活动中。中午的餐后活动及下午的活动时间要选择在阴凉的地方进行,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年龄段的不同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

   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宜的运动项目。为了保证学生科学充足的运动时间,学校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也要善于挖掘校外的各种资源。在校内的高温时段,如果要开展体育运动,尽量选择室内有降温措施的场所,室外要选择阴凉的地方,运动项目要选择运动量适宜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游戏,比如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桌椅进行创设活动,也可以开展其他锻炼走、爬、钻、跳、平衡等项目的活动。

   大力提倡夏季开展游泳运动。对小学生来说,夏季锻炼最好的项目莫过于游泳。夏日游泳不仅能祛暑消夏,更有强健体魄、愉悦身心、塑造人格之功效。很多学校都知道游泳运动的好处,也十分认可夏季开展游泳运动,但是考虑到游泳场所及如何开展的问题时往往就开始望而却步了。其实,只要你想开展游泳运动,方法总比困难多。首先要解决游泳场所的问题。根据学校经费及场地等情况,可以采用自建标准儿童泳池、自建简易泳池、租用校外泳池等方式解决。

   在运动前,学生要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尤其是凉水,夏季锻炼出汗多,此时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心脏增加负担。同时,饮水会使出汗更多,致使身体盐分进一步丧失,还会引起痉挛、抽筋等症状。锻炼后不宜立即用冷水洗头:锻炼后皮肤毛细血管会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突然过冷的刺激会使体表已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体温调节失控,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在冷水刺激下会头痛、感冒等。

   此外,紫外线能促进学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加速骨骼钙化,血钙大量沉淀于骨骼,会造成血钙下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此时如果学生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质不足,或不能及时补充钙质,极易导致低钙性惊厥症,出现双眼上翻、面肌颤动、肢体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因此,运动后还要及时让儿童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