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逸夫第一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实施方案

界首逸夫第一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一)校委会领导机构  组    长:孙景海副组长:刘军张玉侠 郭侠     &

界首逸夫第一小学阳光体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一、领导机构
  (一)校委会领导机构
  组    长:孙景海

副组长:刘军张玉侠 郭侠          
  组    员:段建奇肖之建 体育组全体教师

各班班主任

阳光体育活动管理与组织是一项涉及到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的一项系统工作。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二、活动主题: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项目:学校有统一大活动,年级有特色活动、人人天天健身运动。

四、活动方案
  (一)参与对象
  一至六年级

(二)形式、时间
  1、活动形式
  阳光体育活动要讲求实效。应根据季节的变化灵活安排活动内容,变换活动形式;根据学校实际每天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可将活动分为综合性活动和广播体操两大类。
  2、活动时间
  各班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为每天一小时,包括课间操、眼睛保健操时间及其他体育活动,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以确保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拓展空间
  1、创建快乐体育园地
  各班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钱或不花钱建设多种多样体育器材,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活动设施器材得到补充、丰富。
  2、创编室内健身操、部位操、室内健身游戏、各种棋类活动,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同时可消除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既扩充空间又保证活动时间的效果。
  (四)丰富活动内容
  1、丰富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七个大类别:
  (1)体操类:在教育部统编广播操的基础上,各班可自编校操、武术操、球操、健美操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2)舞蹈类:如韵律舞蹈、形体练习、舞蹈动作组合、校园集体舞、民族舞等。
  (3)身体素质练习类: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具体的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12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4)球类: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式排球等。
  (5)传统项目类:如跳绳、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放风筝、多人跳大绳等。
  (6)趣味游戏类: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轻物掷远、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
  (7)棋类: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军棋等。
  各班按照自己的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统筹安排。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五)培养健身观念
  1、通过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快乐体育园地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乐中练,在练中乐。

2、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会练、懂练,并找到自己特别喜爱的2—3个项目,在体育活动课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本身的需求,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举行健身讲座,组织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感受到锻炼带来得益处的同时,从理论层次上也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三、活动管理
  阳光体育活动的管理要从管理者入手,进行正确分工,其日常管理是关键,根据相关经验,提出实施管理的“五落实、六到位”与“人员负责制”,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调整与侧重。
  (一)五落实、六到位

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二)人员负责制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要建立校长责任制、校长挂帅,学校主要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提高活动质量。班主任的责任是:①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操。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对出操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愿携带活动器材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3、体育教师负责制:①负责阳光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用音乐来控制学生在三十分钟内的一切活动。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③组织学生会的学生检查评比阳光体育活动。六、注意事项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二)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搞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与健身寓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的编排也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如果常年活动一套内容,学生不仅会厌烦,也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四)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学校特色。
  各班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班级特点的活动项目。对于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可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在活动中突出创新,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是增强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欢快悦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六)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要关注群体的共性与个体的差异性。
  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七)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安全性,对学生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全面的、扎实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指导好,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
   (八)每年11月份将对全校班级进行检查,届时将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