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客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成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推动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推动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我校长期深入持久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断对大课间的组织开式,活动内容进行研究和更新。

一、海珠区客村小学学生体能素质分析

我校以“体艺”为主要特色,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重视。在实施大课间之前,我们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肺活量水平、耐力、协调性等方面不太理想,体育课,慢跑一圈,就喊累,不想跑,对一些体育技能难以掌握,如毽子、跳绳、羽毛球等;学生上课容易出现疲态,精神不集中。身材过瘦或过胖等营养不均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且在升旗仪式、队活动等户外集会时,都偶有学生脸色苍白,站立不稳,甚至晕倒的现象时有出现。以往,五年级学生每年都要去实践基地进行活动,经常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而使自己不能很好完成时间活动。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学生体育锻炼少,强度不够所致。就算一个星期有三节体育课,只要学生不感兴趣,一切都是徒劳。所以,我校在实施大课间活动时,针对学生出现的体质问题和心理情况,不断地对大课间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进行研究更新。

根据学生肺活量水平低,耐力不足等情况,我们在设计大课间活动时,按照上级颁布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添加了长跑环节。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感觉疲累,活动后的第二天,部分学生还会出现肌肉酸痛等现象。但我校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借此平台,鼓励、教育学生坚持锻炼,配以节奏轻快的音乐作引导,学生是越跑越轻松,越跑越有劲;再加上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其他各种体育项目,学生身体素质有逐渐提高,有明显的改善。根据国家、省对学生的体质、体能标准进行测试统计。我校学生09年的省和国家体能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到60%左右,总体情况比之前有所提高。80%以上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强壮了,慢跑几圈下来,气也不会喘得很厉害,肌肉也没了酸痛感。学生中午吃饭的量也增多了,很多学生吃完了,还要到饭堂加饭。

通过长期的锻炼,班里学生患病的人数明显减少,学生上课时的精神也特别好;80%以上的学生感觉每天进行早锻、大课间、长跑等体育活动,能让人精神振奋,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感冒发烧等疾病也相对较少。近年,参加实践活动的五年级学生,活动中感觉身体不适的现象,也都成下降趋势。

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大课间活动是有效的。从2010学年,国家和省的《学生体质体能标准》统计数据来看,我们2010学年的优秀率从09学年的61%,上升到70%左右;待合格率也从原来的2%,下降到1.5%左右。虽然如此,但我们没有放松对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要求,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内容的修改和更新。原来的长跑锻炼,我们继续坚持;然后,我们提出了“一毽一绳”的活动主题概念,在大课间活动中增添毽子和跳绳等内容;因为我们发现,其实踢毽子和跳绳,最能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心肺功能,是很不错的一项体育活动,希望以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抓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校风校纪,助教育教学工作

开展大课间活动,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科组老师的相互配合。我校将“阳光体育”与相关校园体育文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活动开展中我们还注重挖掘特色,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使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

我校是以“体艺”为特色的学校,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校领导就是活动的指挥者,对各科组老师进行工作分配、落实和监督;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宣传、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以此看来,开展大课间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锻炼,还是全校各老师工作的体现,跟其他活动一样,需要全员参与。

老师一开始并不接受大课间活动,觉得让学生多了玩的时间,少了读书学习的时间,甚至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校领导的协调分配,和带领下,对各个老师的工作都作了细致的划分,要求老师也要参加到大课间活动去,与学生同乐。

几年来,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从老师组织、指挥,到现在慢慢养成习惯,能自主地提取、收发器材,能自觉参加大课间活动,并且能合作交流,自创一些小游戏;使学生更懂得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自主、自觉的良好品格,还延伸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无论课前准备,还是排队到专用室上课,或者放学排归程队,都能自觉做好,很有纪律,很有秩序。

而老师从组织和参与活动中,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学生哪里不足,需要些什么,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就更方便了;而学生得到老师的了解与鼓励,对学习就更认真,少了抗拒心理,对老师更加敬爱,养成了师生、师师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品格,形成了文明校园,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

坚持开展大课间,师生们都慢慢感受到大课间活动,带来的好处;不光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品格好了,老师们的身体素质也好了,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师生们已经把它看作是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是学校常规工作的一部分。

习惯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就是以体育为手段,达到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提升学生耐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活动目标。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现在,学生都开始留意体育新闻,关注体育人物;加上广州亚运的体育氛围,都能积极地去了解、学习各种体育技能。参加我校开展的游泳、篮球、田径、棒球等训练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甚至参加好几项培训,每次的训练都积极、认真。每年参加区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都能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久而久之,客村小学的体育氛围也越来越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我校举办“2011客村小学体育节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借此为契机,我校把大课间活动完整展示给到场的领导和家长们观看,还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大课间活动,使家长也了解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这次活动,得到了领导和家长们的高度评价,肯定了我校以“体艺”为特色的教学手段。这一切,都有赖于我校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坚持。

大课间活动不但健了我们的体魄、还培养了我们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它帮助同学们在运动中学会了帮助、支持、鼓励和合作,学会了尊重与理解、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体现出体育活动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普及性。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氛围,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释放青春与朝气,感受体育的永恒与魅力,体会体育的美丽与快乐。

总之,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让我校师生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质是一项“长久之计”,对每一名学生来讲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是每天单单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活动,而是要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并成为自觉的习惯,为自己健康幸福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打下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