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乐大课间”的有效开展

编号       研究类型  A   学科分类  B   论“快乐大课间”的有效开展———我校校本课程《快乐大课间》实施之我见作

编号       研究类型  A   学科分类  B  

论“快乐大课间”的有效开展

———我校校本课程《快乐大课间》实施之我见

作者姓名:赵志峰

单位:高台县第三中学; 地址:张掖市高台县第三中学人民西路; 邮编:734300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很好的平台,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及时消除学生上课后的紧张情绪,活跃学生思维,提高上课效率。

然而在初中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多年来形式单一,运动量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多年做同一套广播体操,学生早已失去兴趣,也失去了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因此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和有效开展的实践与思考,可以为校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者提供有益的经验探索。

大课间目前还处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学校要为大课间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时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总结先进经验,加强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与指导,不断改进指导措施、手段、方法,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继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课间的发展途径,保障快乐大课间健康、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  阳光体育     大课间   有效开展

1.研究目的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传统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不但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虽然各个学校在大课间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项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发展规划,必须积极探索形成长效机制,让大课间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为此学校要为“快乐大课间”的长效发展搭建健康的平台,教师应有相应的有效措施。下面,我就谈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需要,收集和查阅了国内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走访了我县的10所学校,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就大课间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一定的交流。

2.3问卷调查法

   随机调查了8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发放试卷1000份,回收率99.6﹪。

2.4数理统计分析法

本课题对所有问卷调查等资料采用计算统计分析处理,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可信的数据。

3.结果与分析

3.1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学校要组建领导小组,组织各处室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文件。学校领导要转变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逐步确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提高思想认识,要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快乐大课间的认识,要真正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以及建设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和学生体质下降的事实,从而要注重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认识到快乐大课间在改善体质方面的独特作用。

3.2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1.制订有效的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广泛传播科学的锻炼知识和健康的生活理念,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理念深入人心。

2.建立奖惩制度。对在大课间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或个人给予表彰,以引起全体师生对体质健康水平以及阳光体育的广泛关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开展体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吸引家庭和社会其他力量共同支持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学校体育运动氛围,创造生龙活虎、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

3.3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主动性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举办激烈的竞技比赛,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等,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并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学会锻炼,并能找准自己的运动特长,在体育活动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自身的技术能力,最终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锻炼带来的好处,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享受大课间带来的无限欢乐。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人格,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

3.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快乐大课间开展的重要一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对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是快乐大课间最基层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因此,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大课间活动开展中,要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体育教师的培训制度,把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工作日程。在体育教师的上岗、评优、晋级中适度的引入竞争机制,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积极支持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3.5求创新办特色,丰富活动内容

学校要不断改革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实行课内与课外结合,并向家庭、社区延伸拓展,引导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在巩固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配置和编排上,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在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实效性上动脑筋想办法。从学科特征出发,注重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求知求学需求,活动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活动的安排既有系统性,又不失趣味性,力求要处处有创新,摆脱陈旧的老套模式,给学生以新颖感、快乐之感,能让他们完全自主的参加各项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除此之外,每个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形成独特的活动体系和活动特色,不能穿新鞋走旧路,要动脑筋求创新,以创新出特色。

3.6以科研促发展

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研发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加大快乐大课间课题研究,积极组织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运动的长足发展。

4.结论与建议

快乐大课间是对阳光体育的一种提升。快乐大课间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蓬勃发展。大课间目前还处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学校要为大课间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时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总结先进经验,加强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与指导,不断改进指导措施、手段、方法,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继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课间的发展途径,保障快乐大课间健康、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号.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7.04.26.

[3]王喜宝.浅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体会[J].2012.12.

[4]张军.关于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思考[C].中国学校体育,2010,04.

[5]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