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汇报

创设阳光体育平台...

创设阳光体育平台  构筑健康成长之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汇报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力求阳光体育运动深入人心。

自2007年以来,我院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06]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7号文件)精神,以抓好思想关为突破口,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有关文件内涵,对阳光体育活动进行整体策划和顶层设计,通过网站、广播、电台、宣传栏、班会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把师生凝聚到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步伐之上,力求全院上下认识上高度统一,思想上充分重视,行动上真正投入,营造了人人关注、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深入人心,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已逐步成为师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为。

(二)加强领导,整章建制,力保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落实到位。

2007年4月,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体育部总体执行,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计财处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学生组织自发协助落实的联动工作机制,并每年把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列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中,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为使阳光体育运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我们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先后出台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院发08】27号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切实做到了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分工具体,奖罚分明。在认真落实目标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学院不断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的督查考评、信息反馈及经验总结和推广应用,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并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更切合实际,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经费保证,设施齐备,力争夯实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学院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我院体育工作有了快速发展,经费投入逐年递增,2002年划拨体育专项资金10万元,2004年15万元,2006年18万元,体育设施和器材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运动健身环境不断改善。08你底至09年初,由于我院正处在国家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阶段,专业实训场地建设任务繁重,需要一定的土地置换来保障示范建设项目按时完成,导致现阶段我院体育运动条件受到极大限制。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学院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南校区塑胶田径场和球类场地(正在修建中),西校区的运动场地也将在下学期开工修建,确保达到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要求。

(四)立足课堂,加强研究,力推阳光体育运动与教学科研良性互动。

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我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遵循青年的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设立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想方设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在一、二年级前三学期开设体育必修课,共3学分(共90学时),开设有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跆拳道、武术等选修课;同时大力推进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效能建设,健全完善了《体育工作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明确教学要求,强化过程监控,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在2009年学院举办的教坛新秀评比中,体育部罗彦荣、屈睿老师荣获我院“教学新秀”奖,在今年11月举办的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院郭春发、罗彦荣、张齐和屈睿老师在两个不同年龄组均获得二等奖。

体育部自成立以来,就形成了每周一下午为教研活动例会制度,通过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尤其是阳光体育活动启动后,我们紧扣阳光体育活动“五个一”项目的开展,组织教师集体收看视频,印发资料,规范了教师第八套广播体操和24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使其参与和指导阳光体育运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做到阳光体育运动与教研活动相互促进。

体育部近年来发表的科研论文统计:2007年公开发表论文篇(其中核心期刊 篇);2008年公开发表论文 篇(其中核心期刊 篇);2009年公开发表论文篇(其中核心期刊 篇)。出版教材专著统计:2009年柴春胜主编《大学体育教育教程》,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通用教材,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年杨小平主编《体育与健康》,农业部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编著《体育文化研究》屈睿担任第二副主编;2009年编著《解读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柴春胜担任第二主编;

(五)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力践阳光体育运动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学院始终认为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全面育人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依托,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促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共进,广泛开展有益于学生增强体质的群体竞赛活动,周内每天安排早操,下午7、8节为课外活动时间,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单项体育比赛,每年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从而有力地带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整体推进。围绕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4月29日我院与全国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主要领导全部参加启动仪式,此后又相继举办了第二届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启动仪式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五项“群体性系列活动”,并及时上报中期和终结活动总结及光盘。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学院现已开发了一些学生兴趣浓厚、参与面广、富有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从比赛项目上来说,有“太极扇”、“拔河赛”“棋艺比赛”,使学生参与面广,重要的是学生不受先天身体条件的制约,均可参与活动,形成了传统民间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融合的体育特色。学院现有多个体育社团组织,如: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和棋艺等等,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由学生自我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训练和竞赛活动。为实现阳光体育活动的重点突破和示范效应,我们还成立了4支院体育代表队,常年坚持训练,有: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积极参加大学生体协和省职教学会举办的体育赛事,为推动阳光体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仅09年就参加了大学生体协举办的第31届田径运动会、大学生游泳比赛;李宁杯足球联赛;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校长杯乒乓球比赛。还参加了省职教学会举办的田径运动会。

(六)以测检效,以测促练,力促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评价相辅相成。

2003年我院根据国家及省上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等制度,先后购置2套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质测试仪器设备,拥有3间测试室,面积约80平方米,基本满足学生体测需要。我院每年分两批对在校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次测试结束后,专人负责将测试结果、资料整理齐备归档。坚持定期向学生和教师通报结果和反馈信息,以供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指导教师因人而宜地进行分类教学。

总之,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院上下齐心努力,阳光体育运动得以蓬勃开展,收到良好效果。2008年被省职教研究会授予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问题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不难看出我们的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我院体育运动场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仍显不足;

2.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较为薄弱;

3.代表队整体竟技水平与我省其它高校相比尚有明显差距;

4.体育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措施

1.根据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努力使我院的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2.加大体育投入力度,改善体育运动场地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体育教学和训练,满足更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

3.继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学院各个体育代表队的建设,积极参加省高校之间的比赛,带动学院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密切校际交流,互通有无,不断提高学院体育工作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此次督查评估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你们为我院的阳光体育运动号诊把脉、谏言献策。我们将会以此次督查评估为契机,以“评”为动力、以“建”为核心,不断摸索实践,推动我院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