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育锻炼 跑出阳光学子

——赴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学习报告

学习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大事。为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丰富学生课间操、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市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做出决定,于2013年11月27—29日,组织全市省重点中学60余人,赴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参观考察。现将此次外出学习考察具体情况及汇报如下: 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是国家体育特色项目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田径传统学校。走进校园,最吸引我们的是它们的校园文化:一个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每一块墙壁、楼梯、甚至于每一块草坪、他们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 二、收获与反思 三天行程,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有满足、有自豪,但认真反思,我们也确实存在众多的不足。 在为期2天的观摩中,行程安排的很满,我们不仅观看了学校闻名的大课间跑操,还游览了学校创办人韩国钧先生的故居景观,并且参观了其校史馆,听取了学校安排的跑操专题介绍以及学生德育专题报告,之后对跑操进行了实地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安排,让我们认识到,学校不仅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进行培养,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尤其重视,学校更是把课间跑操活动当做一项“一把手”工程来抓,这么一个大工程做下来实属不易,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三、几点认识 作为余干中学体艺教研组组长,本次行程主要目的对大课间跑操进行学习。跑操不仅贯彻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且对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的方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下面是我对课间跑操的几点认识: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假如跑操的过程如同一个运转的机器,那么每个班级就是这个机器中的零部件,每个学生就好比零部件中的一颗螺丝钉。要想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转,每个零部件每个螺丝钉就必须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比如领队在前面控制跑步的速度,班主任指挥队伍,喊好口号,提醒和纠正不认真跑的同学,让每个学生理解自己在跑操中的重要性。通过跑操,学会关注同学,融入集体、展示集体,整个学校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家庭。 2、 加强学生纪律观念 跑操往往是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地点沿着规定的路线完成的,这样学生就要按时到达指定的位置站好队,听候口令。个别同学的不按时就可能影响班级的站队质量,拖延班级的进场的时间。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养成自觉按时站队的习惯,对于不能按时到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教育与批评,使其养成守时守纪的良好习惯。还要告诫学生在跑操中做到严肃认真,不能交头接耳,嬉笑打闹。 3、抵抗疾病 增强免疫力 跑操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最好的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之一。它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凝块的危险,锻炼学生们经常处于闲置状态的肺。跑操还可以通过增加人的淋巴细胞来增强学生们的免疫力。 4、让学生更加自信 跑操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对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磨练刻苦耐劳的顽强意志也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强大,更加肯定自己。 5、放松自己,减轻压力 跑操可以转移注意力,适合那些正处在学习紧张的同学们。富有感召力的口号使学生们身心放松,精力集中,斗志昂扬。 四、两点建议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全校范围实行课间跑操提出两点建议: 1、体育课程的安排 我们学校的体育课编排是由年级组完成,体育课一般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或是上午最后一节,对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且最大的弊端就是每天外出上体育课的班级参差不齐,少则几个班,多则10几个班。因运动场地有限,使很多体育项目难以展开,达不到教学效果。建议由体育老师排好自己的课程,交予年级组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场地空闲和拥挤的现象。 2、抓紧制定跑操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国家体育特色的传统学校,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刻苦钻研,而且在体育锻炼上更是不惧艰难,勇于尝试。在以往的国家健康体质测试中,达标率高达95%,真正的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我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认识远远不够,认为学好高考科目就可以,往往把体育锻炼抛之脑后。为了使我校学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改变这种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以课间跑操为契机,国家健康体测标准为基础,与学校班级评优和个人评优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