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海尔希望学校每天一小时校体育暨冬季长跑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部、市、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精神,贯彻我校“素质+特长”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活动目的 1.优化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三、健全组织、加强管理 1、成立“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朱非墨 副组长:何永春 成员:李保胜、张元元、曹笑艳、卢艳青、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2、工作职责 (1)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教导处:制订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做好课程设置、活动时间安排、教师安排及培训、场地分配、器材使用等工作,并对相关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3)体艺组:组织开展每学年的体育节、课间广播体操和体育类社团活动,以及开展校内各项体育赛事和有关体育活动。 (4)总务处: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保障场地器材设施达标,并对场地、器材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年级组级长、班主任:组织本年级、本班每日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登记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馈。 (7)体育老师:负责具体训练、指导、考核、与评价工作。 四、活动具体安排与实施: (一)集体活动时间安排: 早上 6:30——6:45 寄宿生跑操 (15分钟) 上午 9:40——10:05 广播体操、校园操 (25分钟) 中午 13:40——14:10 午间阳光体育活动 (30分钟) 下午 15:16——15:20 眼保健操 (5分钟) 说明:累计学生在校集体体育活动时间是:寄宿生75分钟,走读生60分钟。再加上平均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活课(40分钟),确保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快乐成长。 1、早上寄宿生跑操: 寄宿生早上起床后,生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跑操活动。地点:校田径场。 2、两操: 每天保证上午、下午的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管理,行政值日领导和老师巡视检查,德育有关领导不定期督查。 3、午间阳光体育活动 当天无体育课的班级必须开展午间阳光体育活动。为了便于组织管理,保障学生安全,午间阳光体育活动分为室外和室内两处场地。场地、内容安排如下: 午间阳光体育活动场地、时间安排: 年级 活动场地 内容 一年级 西边操场 围棋、30米迎面接力跑、长短绳 (自选两项) 二年级 初中部操场 围棋、长短绳、30米迎面接力跑 (自选两项) 三年级 大篮球场 听数抱团、障碍跑、掷沙包 (自选两项) 四年级 东边操场 赶鸭子、50米接力跑、掷沙包 (自选两项) 五年级 田径场 太极拳、80米往返接力、踢毽子 (自选两项) 六年级 田径场 太极拳、乒乓球、80米往返接力 (自选两项) 备注:如下雨天气,室外体育活动一律改为班级自主小型活动。 (二)体育课、校本活动的落实: 1、体育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1、2年级每周4节,3~6年级每周为3节体育课,严格按下发的体育课程规划组织教学,不得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间。 2、校本活动:为加强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充分挖掘学生体育特长,激发学生兴趣,学校每周三利用两节课时间安排校本活动,其中设田径、健美操、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这些课程将严格按校本课管理方案抓好落实。 (三)体育活动特色建设 1、校运动队训练:在每年的下半年组织好学校的田径队的训练工作,保证训练时间,确保我校学生参加县市田径运动会的比赛成绩。时间由体育老师安排。 2、切实开展好“太极拳进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在五、六年级学生中推广普及太极拳教学。相关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认真组织,加强督查,学期末将举行展示评比活动(具体要求见相关方案)。 3、每学年学校坚持召开最少一次运动会,平时召开单项的小型特色体育活动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长跑、踢毽子、跳绳、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 五、活动要求: 1.各年级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体育锻炼暨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教导处和值日领导务必做好管理、督查和异常情况的记录。 2.各年级组长要做好组织和监督工作,班主任教师和体育老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和活动过程监管。 3.各班体育教师务必在体育课堂对班级体育锻炼项目的技巧进行指导。活动期间要协助班主任组织和指导学生活动,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学校在每学期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分年级开展比赛和展示。对于开展冬季体育锻炼暨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学生、班级和年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5.如有活动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的活动。 6.相关活动器材以各班自备为主,沙包、短绳、毽子、乒乓球拍原则上要求学生自备。其它器材学校统一准备,班主任到总务处领取,并自行保管好,学期结束时上交。 六、检查与考核 1、领导小组必须高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并认真组织做好有关检查、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实到人数、集队、纪律、活动开展成效等方面),把各班早操、两操和午间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情况作为专项内容列入班级评比之中。体育课、校本课按教学管理制度和校本课管理方案进行检查考核,工作不负责的相关教师将按制度在教师考勤或绩效考核中扣分。 2、校值日领导和老师协助做好相关的检查考核工作。 3、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课质量抽测。并由学校组织对广播操和规定项目进行达标考核验收,同时把成绩纳入班级考核和学生个人体育课成绩评定。 4、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项目的测试、汇总和年度上报工作。 七、保障措施 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本着 “素质+特长”的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课程建构中的重要性,严格执行。 2、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程表。 3、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4、改进学校相关评价制度,鼓励师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5、加强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要长抓不懈。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