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体育陪伴生命的成长
——游仙区小枧置信小学体育工作汇报材料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然而生命的所有内涵都必须以自然生命的成长为物质基础,学校体育义不容辞的应当履行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加深“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健康理念,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
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首先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我校秉承“促进学生生命发展,让学校成为生命之花绽放的摇篮”的办学理念,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至各教师,要求各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教师关心、重视体育工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国旗下讲话、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强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在校园内显目处悬挂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标语;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 “阳光、健康、快乐” 的倡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阳光体育运动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设计科学、组合有序
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活动明确要求: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运动习惯;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通过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因此,我们提出的活动主题是阳光体育陪伴终生;活动口号是“做运动的小主人”;活动要求是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构建的模式是:体育课+阳光大课间+课外业余体训队+课外体育活动+传统项目训练基地+免费对外开放的六块模式。
一是学校按新课标开齐开足体育课学校开展推门听课活动,领导不定时听课、巡课,杜绝挤占体育课、健康课的现象,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一至二年级每班每周四节课,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三节课,并且每班每生每天至少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中午12:40—13:40期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由教导处统一以课表的形式安排人员、内容进行了午间体育活动,定期轮换项目,以促进学生兴趣,并将到岗教师和学生的出勤纳入学校出勤管理进行考核,学校每学年都制定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定人、定项目、定场地,并定期轮换,对于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校在体育活动中安排了专门的负责老师制定了专门的项目(散步、太极拳、呼吸等)制作了公示牌,主动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
二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每一个动作,提高两操质量,值周教师每天检查、记录入校务日志。学校少先队定时检查,纳入各班级的评估考核。学校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跳绳、呼啦圈、太极球、滚铁环、踢毽、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跑步、韵律操、做游戏等。学校为各班配备了足够的体育运动器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根据各项内容的特征,将学校活动场地进行了专门划分,做到定区域、定项目的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各班主任全程做好学生的运动辅导及安全监护,确保每天的锻炼安全、有序、高效。
三是以班级为单位,每班组建体育特长活动小组。如:跳绳、踢键子、乒乓球队、羽毛球等,各班均制定了活动计划,成立了活动小组,确定了指导教师,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证。
四是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每学年定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并及时分析上报。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并努力达到及格以上,对不合格的学生、学校重点观察,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密切关注。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奖励机制。
五是以赛促练,推动发展学校每学年开展“两会四赛”的比赛活动,即:春、秋各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学年四次单位竞赛。要求各班全体参与,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此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有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览、体育知识讲座、体育节目表演等。单项比赛项目多数来自于平时的大课间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深受学生喜爱。
六是履行好社会责任,学校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及学生放学后场地闲置期间的利用,制作了标语、公示了免费对外开放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设备的相关制度和内容并进行了认真登记。深受社会好评。
三、强化落实、确保持久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意志和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的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必须保证活动的持续发展。为了扎实开展,有效推进,一如既往,持之以恒,我们把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纳入了学校常规检查之中,对各班各区域学生的活动进行不间断地评估检查。一方面督察班主任在岗在位的情况,确保各班活动有组织有秩序有成效;另一方面能够发现成功洞察漏洞,确保学生活动期间的人生安全。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的比赛每年均有近百名学生获奖,尤其是毽球比赛获得了绵阳市2013年锦标赛小学组冠军。
学校连续三年来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不仅增强体质,锻炼了意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同学间的友谊,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校园生机勃勃,成为令学生向往的乐园。
二○一四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