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一小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2013——2014学年)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共同打造和谐校园,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主题 “人人参与,快乐锻炼,健康成长”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张昌武 副组长:汤尔辉 邓雪莲 组 员: 各年级组长 组长和副组长主要负责活动的监督和领导, 组员主要负责落实指导教师,组织活动检查。 2.活动策划小组 策划组成员:体育教师 负责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指导体育活动知识与活动安全知识。 3.活动实施小组 组员:全体班班主任 主要负责活动的实施。 四、活动目标和原则 1. 活动目标 1)确保每一个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每个学生在一学年中至少学会1-2项体育锻炼方法。 3)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身体素质。 4)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备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其使用效率。 2. 活动原则 1)因校制宜:根据学校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内容,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小型多样:制定适应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逐渐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体系。 3)关注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凸显学校特色。 4)强调安全: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前辅导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场地器材。活动过程中,自始自终做好指导、保护和帮助工作。 五、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家长配合监督,学生自主锻炼。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辅导教师要高度重视,扎实安排活动,早着手,早行动,早训练。 2.各班开展活动必须学生全员参与。 3.各班、各辅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指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和教育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确保活动顺利、健康开展。 七、实施内容 (一)特色大课间,精彩每一天。 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属于时间性非学科课程,践行全课程教育之练中学、玩中学的课程模式。我校将实行“大课间”文体活动制度,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文体活动,鼓励学生主动配备体育运动用品。 课程流程综述: 1.坚持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大课间课程: 1)9:30校园乐曲《运动员进行曲》,课前准备。 2)9:35-10:05师生集合、整队,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分年级做第三套和第九套广播体操 3)14:45-14:50(室内)眼保健操。 4)分年级开展课外活动 2.切实做到“五定” 。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3.突出特色建设。学校着重加强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全面普及工作。 4.大课间活动检查制度。由学校的红领巾检查岗跟踪检查,记录各班级实施情况,一周一评,考评结果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成绩。 (二)规范体育课常规,提高课堂实效。 1.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 规范作息时间。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权利。 3.开足开齐体育课。按照区教育局课程计划,坚定不移的执行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4.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深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以此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5.做好体育科目测试。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老师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三)坚持课外活动,有序开展各类比赛。 1.每天15:40-16:00为我校课外活动时间。活动课由班主任老师上课,值日教师检查指导。 2.以班级为单位,当天无体育课的班级到学校操场进行课外活动。 3.具体安排(附表) 八、活动成果展示 总结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组织新颖活泼的活动,积极锻炼,学会生活。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快乐、绿色、健康”氛围,使全体师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每位师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活动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将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成果展示活动。 1.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通过举办校级体育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效果。同时,积极抓紧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自己付出的汗水。 九、活动考核 建立、完善督导考评机制是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开发、实施的关键。学校明确管理、指导、训练、督导的责任,抓质量,要效果,严格执行各项评比和考核制度,带动课程,提升课程,使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不断完善、进步、提升。教导处安排专人跟踪检查记录,对各班级、班主任、配班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作出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和班级量化管理成绩。 1.校阳光体育群体性系列活动竞赛评选出优秀奖,中、高、低段各1名,予以表彰奖励。班级获奖,可累计加分。各班文体活动所得分值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 2.校队在县活动评选中获奖项目,对负责校队的该项目辅导训练的指导教师予以一定的表彰奖励。 十、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正确看待活动在课程建构中的重要性,从新课程观出发,珍视和有效利用这一类课程。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3. 改进评价,增加量化权重,鼓励师生开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师量化考评中加大活动类课程使用效果的评估,可以在常规管理和教学统考的基础上,专项考评教师活动类课程的使用成效。今年重点对体育课的教学进行新的标准尝试。 4.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完善场地设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5.建立健全专职体育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制度,不断促进专职体育教师及兼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