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学校运动会能让那些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人们为第一而呐喊,为优秀而喝彩。一到运动会来临之际,班级里那些腿长、身轻、力大的种子选手就会像明星般受到全班同学的瞩目。可是,占了将近五分之四的同学则因为自己没那份才能而退避“三舍”。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把全班同学“绑”到运动场上,为本班运动员加油鼓劲,期望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可在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中,运动会只是运动员的事,自己不过是个看客而已。
在美国,输了球,也过“凯旋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体育运动。 所谓社区俱乐部,绝不是那种只为几个球星开办的专业俱乐部。顾名思义,是为社区老百姓服务的运动俱乐部。用一句咱们中国的俗语来形容,就是“基层群众体育运动组织”。美国的家长们很喜欢送孩子去参加这种社区组织的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运动队是以鼓励为主,以参与为目的的。竞赛只是一种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参加以输赢为目的的竞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因此,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应该多参加以鼓励为主的非竞争性竞赛。非竞争性的比赛,实际上指的是那些以参与为主,以过程为主,以输赢为次的比赛。其实,叫“活动”恐怕比叫“竞赛”来得准确些。也是基于对这种理论的理解,美国社会很多为孩子设置的“比赛”都是这种重参与、重过程的“活动”。 这就难怪为什么孩子们输了球还钻“凯旋门”了。职业比赛当然以输赢为目的。而社区的小足球队的比赛,则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为目的的。参与了比赛,打了出了汗、努了力,目的就达到了。虽然输了,但孩子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球技、心理承受力、团队精神、体能锻炼拥有了这些理由,难道还不够资格钻“凯旋门”吗?
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运动会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做不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又怎么谈论让每个孩子受益了。如果设计以参与和过程为主,以输赢为次的比赛。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我们的运动会可能会更加精彩,老师们也不要在想方设法的把全班同学“绑”到运动场上,运动会也不只是个别学生的事,人人都是参与者。这样所有学生都会乐于参加运动会,自然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团队精神、体能都可以提高,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
鉴于现在体育模式,我提出几点意见:
1、课堂教学一一重人格培养
我们的教师应该明白,一般的课堂是传达知识,好的课堂是让学生发展知识。如果教师只能触及表皮的点西,无法领会其实质,就无法引导他人。而恰恰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仅仅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上,教师运用妙而生趣的活动,师生共同感受教与学的快乐和满足。在活动的时候,大家民主协商、遵守规则、合作互助,权利、责任、义务,很多东西,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活动中感悟。不仅培养了能力,也培养了德性。而看我们的现在的课堂呢?关注的依然是知识点、重点、考点。比如说,英国青少年基金会高级官员珍妮女士说:“体育作为一项活动,对教育的贡献是增强自信心、提高沟通技巧、懂得运动给身体带来的益处、激励年轻人学会合作。体育作为探求价值的工具对教育的贡献是学会尊重别人、遵守规则,获得对多样性的一种现实、实际的理解(包括人的多样性和观点、方式的多样性),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2、教育服务一一重行为培养
教育想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不是学生服务于教,而是教学如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而服务。而我们往往说为学生服务,实际上却没有做到。因为我们的观念、意识,仅仅是观念、意识,缺少教育服务的行为。所以,我们仍然习惯于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不是把一个知识提升到另一个认知,用一个灵魂照亮另一个灵魂。
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学业考评的分数,而应该更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学习活动的坏境与氛围上工作做得如何,关心教师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
没有教育服务的观念和行为,是不可能顾及"学习的质量及效果"之外的东西的。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有效学习的活动坏境和氛围,又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给予了有效的指导,从而达到了一种知识、能力、身体练习、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的深度交融。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唱配角,学生唱主角,他们热情探究,口手并用表达自己的意思,身体、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快乐的学习是有效的。他们感到的是真正的自由,他们的好奇心开始迸发出来。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小组都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变成了开拓者而非追随者。而我们的一些课堂,往往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课堂为教研服务;我们经常考虑的是,这节课如何上,而不是这节课学生如何学。
3、以人为本一一要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所指的人,不是指学生整体,而是指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整个课堂没有一个游离于外的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投入,这节课也许就成了学生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如果说,学生经历的是这样一种学习,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成长都很关键。所以,要改变我们的课堂,真正要为人的一生奠基的话,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许这样成长起未的整个状态就不一样。 所以,在观念和行动上不能使课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许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中所缺少的。
总之,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通过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而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和能力;要满足每个学生个性需要的基础上提供不同的适宜教学方法;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的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要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