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校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认真贯彻体育课标的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以人 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
井研县马踏镇中心小学位于四川省重点建设小集镇——马踏街龙兴巷1号,东北比邻213国道,东南濒临茫溪河,西北背负碉堡山,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13702㎡,教学用房4452㎡,教职工宿舍3044㎡,运动场地4960㎡。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体育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1人,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人1594人,是全县最大的农村小学。学校设施基本完善,教学设备较为先进,每班配备了电子白板。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国家级先进图书室”“四川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乐山市校风示范学校”“乐山市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示范学校”“井研县体卫工作专项督导评估优秀级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2014年,我校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认真贯彻体育课标的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以人 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体育课开课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川教〔2007〕173号)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
二、教学实施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 ⑵抓常规纪律; ⑶抓安全教育; ⑷抓运动密度; ⑸抓锻炼实效; ⑹抓听课评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1、坚持开展常规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是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落实率达100%。
二是坚持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每天2次,上午1次,下午1次。
三是坚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凡是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组织开展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落实率达100%,并做到了时间、人员、内容、责任“四落实”。
四是坚持开展每学年2次体育运动会,春季、秋季各一次。
五是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艺术节活动。我校艺术节于每年六月举行,现已举办九届。其内容包括文艺汇演和书画展评。
六是坚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我校每年四月都要聘请镇医院医生对学生进行体检,体检费从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
七是坚持每年四次视力监测。测试之后,体育组还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八是坚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我校每年9-10月开展测试工作,按时上传测试数据,并做具体的分析报告。
2、积极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校园体育文化。
一是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分为室外和室内两套。晴天做室外操,包括《七彩阳光》儿童广播体操和《兔子舞》两项内容;雨天或高温天气做室内操,包括《跑跑操》和《感恩的心》两项内容。我校的大课间活动编排精当,完全用音乐指挥,易于养成习惯,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师生共舞,教学相长。
二是坚持开展体艺兴趣活动。我校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利用周六上午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电子琴、合唱、书法、绘画、剪纸等兴趣小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发展了学生特长。
三是组队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本年度,校园篮球队参加绵阳北川2014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站)”活动,获得了k组亚军。此举既促进了学生篮球队的建设,也促进篮球业余训练的常态化。
四、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类推进的办法,政府投入一部分,学校自筹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多方筹措,保障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卫生活动正常开展。
据统计,我校今年用于春、秋两季运动会的经费在4千元以上;用于各类校级比赛项目款项达2千元以上;用于体育教师和运动员购买服装款达1千元以上。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经过校务会决定,从2012年起,每年都从生均公用经费中预算一千元,专门用于参加市、县各项比赛,用不完的累积到下年,填补了体育活动专项经费的空白。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抢抓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机遇,争取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支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有计划的配备了一大批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活动器材,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我校也在改善体育卫生设施环境上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13年学校一次性筹资1万多元购进了校园广播智能管理器整套设备,从此,校园内再也听不到刺耳的铃声,而代替它的是优美的音乐铃声。与此同时,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眼保操、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学校现有环形跑道1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桌6台,乒乓球拍60副,跳绳800根,羽毛球拍50副,垫子30块,铅球30个,排球10个,篮球20个,接力棒30根,拔河绳2根,肺活量测试仪3台,坐位体前屈测试仪3台……学校体育器材配备率达100%。教学条件逐年改善。
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学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11名。专职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职体育教师缺额2人,缺额比为28.6%。
2、积极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专职体育教师参培率为100%。近年来,体育教师参加了脱产培训、学科远程培训和新课程培训,其合格率为100%
3、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
4、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性的体育工作会,研究部署、总结评比体育工作。
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开展了测试项目的训练工作。学校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测试项目的培训工作,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并将测试内容作为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2、加强了对测试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和测试工作队伍。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3、加强了对测试工作的宣传动员。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健康专栏、班级黑板报、健康教育课、升旗仪式、班会课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必要性。
4、加强了测试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县教育局先培训后上岗的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全体体育教师,主要包括对《标准》及《实施办法》的学习,测试工作的组织和安全措施、测试的规则、方法和要求、测试结果及评定成绩方法,测试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在培训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操作程序规范,测试方法科学,测试数据准确。
5、加强了规定项目的测试工作。本年度,学校从9月份开始,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测试工作。由体育教师担任测试人员,各年级体育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测试工作准确无误,公平公正。
6、切实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利用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全校93﹪的学生达到了合格标准,19.1%的学生成绩达到优秀和良好等级。
八、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生均只有3.5平方米,达标率仅有51%,且现有活动场地也不平整,不规范。
2、体育设施落后,数量严重不足。
3、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缺乏专职校医。
4、受安全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活动教师不敢大胆组织学生开展,难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九、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争取上级支持,征用部分土地,以弥补生均活动场地之不足。
2、争取政策支持,改造运动场地,添置体育设施。
3、配备数量足够的专职体育教师。
4、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施体育工作的本领。
回首这过去的一年,岁月记载了我们工作中辛勤的汗水,记载了操场上那与孩子为伴的欢笑。总之,学校决心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依靠全体教师,以“新课改”为契机,一如既往地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力度,在工作中齐心协力、更新观念、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争一流,创特色”,为我校学校体育工作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井研县马踏镇中心小学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