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阳光 快乐课间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小学校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我校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落实阳光体育行动,确保“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本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组织机构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宣教处负责制、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制)。   组 长:张 静   副组长:赵 蕊 蔡玉华    成 员:黄正萍 宁 姝 杨旭磊 张 宇 负责人:冯 燕 杨 洋 薛 科 龙 伟 王 欢 张治莉 各班正、副班主任 四、学校场地情况说明: 龙泉十小 田径场(块) 篮球场(块) 羽毛球场(块) 乒乓球场(块) 200米标准塑胶跑道 1 2 3 1 五、教学班总数、学生总人数 龙泉驿区第十学校共有27个教学班级,学生总人数为1420人。 六、活动要求   每天大课间活动时,要求正、副班主任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到达指定的活动场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活动过程要求正、副班主任全程跟踪,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大课间活动。   七、实施措施   1.体育教师开发游戏活动项目。   2.班主任开发小型体育活动项目。   3.宣教处、少先队大队部进行量化评比。   4.遇雾霾、阴雨等特殊天气,大课间活动改在室内开展。 5.特殊学生或当天身体不适学生,在集体项目中只完成手部动作,在分班活动中协助管理班级活动。 八、大课间活动的设计、流程: (一)室外大课间活动设计 创新大课间活动,主要内容安排为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的主题性体育活动,由年级体育学科教师和年级教师及年级学生代表共同商定活动项目,具体内容和规则。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可以年级间轮换项目。 一年级:翻山越岭 1.有序列队,每班4队。2.跑步到障碍1处爬过安全垫,跑到障碍2处钻过圆圈。3.到对面队伍前与生击掌一次,下一位同学继续完成。4.先完成接力的队伍获胜。5.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器械管理和安全管理。 二年级:双人双摇 1.有序列队,全班分为四个组。2.两人一根跳绳,一起摇绳一起跳。3.到 对面队伍前与生呼应一次,下一组同学继续完成。4.率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5.始终有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安全管理。 三年级:环环相扣 1.有序列队,每班分为四组。2.跑到障碍处跳过障碍,接着以单脚或双脚的形式穿越由7个圆环组成的障碍物。3. 到对面队伍前与生击掌一次,下一位同学继续完成。4. 率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5.始终有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安全管理。 四年级:火车接力 1.有序列队,各班平均分成4个组,每4-6人为一个小组。2.行走时后面同学双手搭前面同学的双肩,齐喊口令1-2,1-2……双脚齐跳。3.没有轮到的同学认真排队等候。4.始终有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安全管理。 五年级:“绳”彩飞扬 1.有序列队,各班分成4队。2.先进行轮流跳(每人两个),再进行多人在中间齐跳3.踩绳次数最少并且一次进入跳绳齐跳人数最多的组胜。4.始终有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安全管理。 六年级:障碍运球 1.有序列队,每班分成6个组。2.运篮球绕障碍跑,一个人运出一定距离后,第二名同学接着运出,到达终点后,再原路返回。3.整组运球时间最短的组获胜。4.始终有一组学生轮流负责安全管理并帮助掉球的同学拾球。 乒乓组:快乐乒乓 1.整组同学每四人一个小组。2.4人猜拳,获胜的两名同学先参加,以3个球决胜负,输球者下,换另一名未参加的同学参加活动。3.每个小组在活动结束后评出“乒乓之星”,每月评出乒乓月明星。 舞龙组:双龙飞舞 1.整组同学分为3个组,每组9人。2.两组同学舞两条龙,每个同学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别站位龙头、龙身、龙尾,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第三组同学则用进行基础练习。 (二)室外大课间活动流程 1.集合、整队 学生在《蓝精灵》音乐响起时开始在走廊整队,在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响起时排队进入操场。 (9:10—9:15共5分钟) 2.广播操 学生在《七彩阳光》广播操音乐响起时开始做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9:15—9:20共5分钟) 3.自编韵律操 学生在《蓝精灵》音乐响起时到队伍前领取韵律球,在韵律操音乐响起时全体做自创校园韵律操《快乐精灵》。 (9:20—9:25共5分钟) 4.分散活动 在《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响起时,各班进入指定的大课间场地, 各班分年段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特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9:25—9:37共12分钟) 5. 放松操 在《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响起时,各班进行器材、队伍的整理, 整理完毕后全校学生集体完成放松操《放飞梦想》。 (9:37—9:40共3分钟) 6.集合、整队 在《蓝精灵》音乐响起时,全体学生集合、整队、回教室 (9:40—9:45共5分钟)。 (三)特殊天气室内大课间活动设计及流程 低段组:一年级、二年级 1.全班整队、站位 2.室内韵律操《baby》 3.室内拍手操《快乐宝贝》 4.整队、小结 中段组:三年级、四年级 1.全班整队、站位 2.室内韵律操《baby》 3.室内古诗操《三字经》 4.整队、小结 高段组:五年级、六年级 1.全班整队、站位 2.室内韵律操《baby》 3.室内手语操《最好的未来》 4.整队、小结 (四)室外大课间活动场地安排: 一年级:1号安全活动场地 二年级:2.1班、2.2班跑道A区 2.3班、2.4班、2.5班、2.6班2号安全活动场地 三年级:3.1班、3.2班、3.3班、3.4班、3.5班2号篮球场 四年级:羽毛球场 五年级:跑到B区 六年级:1号篮球场 乒乓球组:乒乓球场 舞龙队:3号安全活动场地 (五)室外大课间活动轮换表 活动的轮换有利于学生增加对大课间活动的活动兴趣,学校体育组每学期期初将对各年级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进行设计和更新,确保孩子们在大课间中从兴趣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受益,本学期大课间活动项目及轮换如下表: 周次 一年级 活动 二年级 活动 三年级 活动 四年级 活动 五年级 活动 六年级 活动 第1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2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3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4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5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6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7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8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9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10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11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12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13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14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15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16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17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第18周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第19周 翻山越岭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火车接力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第20周 双人双摇 环环相扣 翻山越岭 绳彩飞扬 障碍运球 火车接力 八、学校大课间活动特色介绍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响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生每天须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为促进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在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展示 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形式。大课间的内容 丰富多彩,寓练于乐,以乐生趣,以趣启智,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身心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作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是重要的切入点,只有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才能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一是从内容上看,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落实“体艺2+1项目”,不抓好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就是一句空话。二是从对象上看,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都要参加的活动,而这正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从效果上看,学生每天锻炼两次,就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日积月累,学生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项活动实际就是实施素 质教育教会学生健体的具体体现,是养成终身体育的具体措施。所以必须对传统的学校观念进行变革,加强组织管理,做到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器材到位。   (二)保证时间、空间的落实,保证课间活动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 1.我校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学校将大课间活动作为自主性活动课纳入课程,列入课表,以保证人人都有30—35分钟的活动时间。 2.我校在场地资源上给予保障。我校有1块200米标准跑道,2个标准篮球场,3个标准羽毛球场,1块乒乓球场,3块学生安全活动场地,我校的场地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3.我校在活动形式上给予支持。我校结合学校师资情况和学生情况,将篮球和舞龙作为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并广泛征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各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大课间活动。 (三)从兴趣出发,在玩中学,玩中受益 大课间活动实质是在素质教育的统摄下,教师和学生围绕活动的内容而展开的以师生、生生的教育交往和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特征的育人活动。改革课间操的重点 是改革其内容、形式,以及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首先以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为目的,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健身与育心、娱乐 与趣味相结合的原则出发,变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为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变"要我练"的消极被动参与为"我要练"的 积极主动参与;变少数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为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从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 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 我校在进行大课间活动时,每天有一个固定内容:包括校园广播操、校园韵律操等,另外还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兴趣爱好,分年级开展大课间活动,首先在全校征集舞龙爱好者开展舞龙活动;在一年级开展自创游戏活动;二年级开展多种形式跳绳;三年级开展踢毽子活动,并将有乒乓爱好的孩子组成小队开展乒乓练习;四年开展灵巧类训练的自创游戏;五年级开展跳大绳活动;六年级开展篮球接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灵敏、速度和灵巧度。 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课间活动。秩序井然与欢声笑语同在,严格规范与喜动乐练并存,从而扩大了课间操的时空和内涵。 (四)加强组织管理、使大课间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统一的科学化管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的开展当然也不例外。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在我校正常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主抓,专人具体负责,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层。做到职责分明、管理到岗、任务到班,落实到人。从而形成了师生参与,人人重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新格局,使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短期内就形成了自己特色。为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学校还派专人去学习、观摩。回来经过调整、修改,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取众家之长,精心设计,从而使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我校一如既往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课间活动对象时小学生,活动内容、形式的安排设计,都要以小学生的爱好和年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避免"成人化"。   2.坚持让学生主动发展。大课间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锻炼,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3.坚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大课间活动应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适应性强,在活动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和创造性,以使学生个体的优势特点得以发展。 九、大课间活动安全预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我校大课间活动,规范活动程序,严密组织,科学管理,努力使学校大课间活动做到安全、高效、有序,特制订本安全预案: (一)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 静 副组长:赵 蕊 蔡玉华 成 员:黄正萍 张 宇 宁 姝 杨旭磊 (二)学校大课间活动由主抓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宣教处大队部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落实;各班正、副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体育教师具体指导训练学生参与活动的操作方法及要求;值周教师负责学生活动的全程管理;总务处负责活动场地器材、广播音响设备及电力等后勤保障;音乐老师负责韵律操、放松操的创编以及各班的教学。 (三)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活动时间:每天上午9:10——9:45 (四)活动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应急措施: 学生要求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统一着装(校服),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指导教师职责: 1.正副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集合时,班主任迅速召集并督促本班学生在指定地点排成两路纵队,做到快、静、齐;进退场时正副班主任跟随队伍,全程监管。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不能做聊天、乘凉等活动。 7. 遇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的,应提前向德育办请假,以便及时调整和补充。 安全措施: 1.集合时,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迅速召集并督促本班学生在指定地点排成两路纵队,做到快、静、齐;进退场时郑、副班主任跟随队伍,全程监管。 2.值周教师按活动要求分布在进退场路线及活动场地分岗定点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3.每项内容活动时,要求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活动训练与管理。 4.值周老师对各班教师、学生的到位情况和活动质量进行当场量化评分,监督活动秩序。 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当出现活动秩序混乱或学生意外摔倒等现象发生时,教育学生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发出讯息报告,值周教师第一时间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做好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行政值周。 1.伤情(如:碰伤、摔伤、扭伤、砸伤等)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并立即通知学校德育办,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校长和区教育局。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小学校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