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市、区教育局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活动目的
1、为丰富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体现文化:我喜欢,我参与,我快乐。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加与,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收获快乐。
2、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锻炼,并找到自己特别喜爱的1-2个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自身的技术能力,最终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使学生感受到课间锻炼带来的好处,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4、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心理,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三、活动原则
全体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要做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的项目。
全面性原则。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寓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活动之中。
因地制宜原则。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因地制宜的进行。学校要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
适度的原则。教师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并组织做好放松活动。
安全的原则。在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要求
(一)明确职责
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带班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各自的职责是:
1、带班领导
课间活动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由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检查值班教师出勤情况,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值班教师
按时到指定位置值班,看护学生活动,维持学生活动秩序及活动安全,保持好活动区域卫生,上课铃响后组织学生站队进入教室。
3、班主任
(1)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组织学生做好放松和调整工作。
(3)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课间活动质量。
(4)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4、体育老师
(1)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2)负责大课间集体活动的安排和乐曲选择。乐曲的选择要与运动项目相匹配,适合学生兴趣和爱好。
(3)负责大课间活动地点、场所及退场安排。
(4)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让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持之以恒,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红领巾监督岗),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常年不间断的全面检查与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确保大课间活动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
(三)合理分工
改变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只依赖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现象。凡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教师。
五、活动形式
课间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根据学校场地以及年级的情况确定。
(一)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韵律操)
在每年新生入学时要强化广播体操的教学和评比,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做好国家颁布的广播操。适时推进室内操以及自编体艺锻炼项目。
(二)长跑活动
根据操场容纳情况,适当安排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
(三)游艺广场活动
在小学,把跑、滚、跨、跳运动形式合理穿插为重点项目,定期进行班级对抗赛,形成惯例,打造特色。
(四)分组活动
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老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或分成小组,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活动。
(五)自由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特点与爱好,自主进行活动,如:打篮球、健美操、乒乓球、跳绳、跳皮筋、踢键子、丢沙包、转呼啦圈等。
六、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
组 长:邓元田
副组长:王之卿 张华生
成 员:李承勤 谷秋容 黄新亚 毛仰武 陈丽萍
(二)明确工作责任制。
1、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2、学校校长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3、学校分管副校长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校办负责协调,教务负责活动时间的安排落实,体卫负责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制定;
4、后勤负责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管理等保障工作;政教德育要负责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直接责任人,大课间、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指导;体育课由体育教师按有关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三)加强检查和安全管理。
学校在组织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中,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器材设施的检修、内容的选择、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室监督等方面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五、活动内容安排
(一)每天上午、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天1小时
(二)体育课:小学一、二年级四课时,三至6年级每班每周3课时
(三)眼保健操:10分钟
(四)课外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最后一节课为体育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