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第十九中学 2014年阳光体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以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运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思想及制度建设:
1、严格执行新课程改革计划,开齐开足体、音、美等课程。
2、进一步完善学校体卫艺工作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3、加强专业学习,转变观念,凝聚实力,使我校体卫艺工作,特别是体育、艺术工作特色鲜明。
三、体育工作: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继续落实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认真规范“两操”、大课间活动和体艺2+1项目,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本着有益健康、趣味、活动量适中的原则突破创新,力求普及化、特色化。推广大课间活动,有效落实校园大课间活动方案。针对大课间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让球类活动充分融入大课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使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
2、落实课程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按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测试工作及数据的采集和报送,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有效和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整改措施,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提高体育课及体活课的质量,努力提高学生体育达标率。
3、做好学校体育器材的登记、保管、使用和管理工作。
4、积极筹备秋季校内运动会,加强学校体育队训练工作,成立田径队,篮球队,。坚持训练,规范业余训练的管理工作,有梯队衔接,确保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努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争取多出人才、出成绩。
5、开好每年一次的校内运动会。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等时间开展好体育单项比赛。
四、卫生工作:
1、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普及卫生科普知识,着重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视力的保护。教导处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加大值周监督力度,定期检查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促进卫生习惯的养成。加强保护视力的教育,督促近视学生进行治疗。落实检查,组织学生正确地做好眼保健操,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对学生读、写姿势的管理教育,努力降低学生视力近视率。以校园橱窗、班级板报为宣传阵地,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2、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加强宣传、积极预防为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的,及时报告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并采取适当措施。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和病愈返校工作。
3、后勤做好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防止水源污染造成疫病传播。供应学生饮水必须充足、安全、卫生,定期做好清洁消毒、严格把好饮食、饮水卫生关。
4、规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室内外环境消杀项工作制度,确保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校保健室作用,用好基础设施设备,重视药品卫生,无过期药品。按要求配合做好学生体检工作。定期举办卫生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体质状况监测、监控。
五、艺术工作:
1、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设好艺术课程,并要求艺术课教师按常规写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利用周三大课间时间,开展体艺2+1项目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为音乐(欣赏)、书法。利用好学校的厨窗、黑板报,展板等宣传阵地,出刊一系列专题宣传栏,从而优化育人环境。
3、组织参加区科技艺术大赛,做好训练工作,争取获优异成绩。
通化市第十九中学
2014年3月
重点工作安排
体育方面:
1、规范体育课课堂常规。
2、利用大课间时间,冬季开展长跑活动;其它季节开展体艺2+1项目活动。
3、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球类比赛等活动。
4、初三中考体育加试的各项训练工作;
5、做好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记录、录入、上报工作。
6、在9月开展一次校内趣味运动会。
艺术方面:
1、组织好体艺2+1项目中的艺术教育活动。
2、积极参加区科技艺术大赛。
3、11月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