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把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锻炼成为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目标和原则
(一) 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 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 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 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三、实施措施
(一)活动时间的安排
上午:9:45——10:15
1、进场 3分钟(运动员进行曲)
2、校园集体舞 5分钟(土家摆手舞)
3、太极拳展演 5分钟(4—6年级,24式简化太极拳;1—3年级跳绳)
4、分散活动 15分钟(阳光体育之歌、向前冲、踏浪)
5、集合、退场 2分钟(退场音乐)
(二)活动场地的分配及安排
大课间操活动时间晴天全校先跳校园集体舞和太极拳、跳绳,然后分班进行各项活动。阴雨天班主任组织在室内活动,先做室内操,再安排室内游戏活动。
(三)活动器材的准备
学校添置一些运动器材,提供给学生活动,班主任也要动员学生自愿购置或自制一些体育活动辅助器材,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活动项目的选择
体育组提供一些室内外体育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进行活动。室内活动项目及大部分的室外项目要靠班主任及配班老师培训、辅导学生。部分复杂的室外活动项目有相关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五)活动的具体项目
室外活动:跳长绳、踢毽子、立定跳远、捉迷藏、板羽球、丢手绢、丢沙包、羽毛球、跳橡皮筋、掷纸飞机、老鹰抓小鸡等项目。
室内活动:扳手腕、传口令、画鼻子、纸球入篓、猜拳写字、猜猜他是谁、叫号起立、头顶气球、成语接龙、开火车等项目。
以上这些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和选用,全体教师要集思广益,挖掘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
(六)活动注意事项
1、 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 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3、 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 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