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体育特长生培养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为基本指导思想,依据白山市解放中学高中多样化办学方案的要求,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的需要,以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规划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
二、规划本方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学生体育特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多样化办学的思路,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体育特长生培养计划。
三、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总目标: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培养体育特长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和专项运动成绩。为上级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材。
任务:
1、通过特长生的培养计划和实施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鼓励、关注、培养在体育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之不断进步、提高,培养出我校在体育方面的“名学生”。
四、实施措施
1、设置培养体育特长生培养训练指导机构--体育工作管理中心。 由校长牵头, 教务、体育组具体负责,目的是对特长生日常工作的策划组织与管理。
组长: 王风玲
副组长: 刘金岚
组员: 陈维国 于诗民 房刚
体育生高一训练队 教练指导: 房刚 人数:20
体育生高二训练队 教练指导: 房刚 人数:16
体育生高三训练队 教练指导: 房刚 人数:9
2、实施步骤:
(1)选拔特长生工作:
入学的第一学期工作重心定位在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依据具体情况专业教师确立可操作的三年培养目标、计划、课时(不同阶段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人数情况、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报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机构。根据上报的方案,体育工作管理中心统筹安排体育、训练时间、场地,并提出与之相关的计划,再由体育工作管理中心审报主管副校长、校长审批,审批后实施。
(2) 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按课表上课
a、尝试对高中特长生的培养和强教学及训练辅导。
b、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旧的体育类考生的辅导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研发专业课的校本训练内容 ,打造自己专业品牌。
c、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在现有条件的前提下,加大对体育训练教学的投入,尽可能的改善办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3) 体育特长生升学工作
体育工作管理中心配合学年组对特长参赛、参试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进一步拓宽升学渠道,在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提升学生升学档次。
五、正确实施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
体育考生竞技能力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分别标识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始和终点,是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恢复措施的选用及检查评定的设计等重要内容的基本依据。如果中学教练员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了状态诊断,那么教练员就会根据诊断的结果来调整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训练他们,在紧张有限的训练时间里使考生们的运动成绩达到较高的水平。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不仅只关注自己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训练效率,只有在有限时间保证课余训练方法,才能使高中体育生课余训练工作高效地发展下去。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我们采取有效训练措施,正确实施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完全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抓好运动员的课余训练,提高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