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五中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安全国家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实施原则 全体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要做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 全面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和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寓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活动之中。 因地制宜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学校要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 积极引导的原则。学校在组织学生参见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资助活动、相互交流和自我评价的环境和气氛。 适度的原则。教师要掌控学生运动量,知道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并组织好放松活动。避免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活动时间相对较长、超负荷运动的原因,而带来影响下一节文化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发生。 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现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 三、实施形式 大课间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 (一)做好眼保健操、《中、小学系列广播操》。学校要教育学生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知道学生运用正确的手法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学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要强化广播体操的教学和评比,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做好国家颁布的广播操。 (二)集体跑步活动。学校可在冬春两季根据操场容纳情况,安排全校进行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跑步活动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音乐的选择要恰如其分,学校可自创和借鉴跑步音乐。严禁自行组织学生到校外或公路上跑步。 (三)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科任老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等活动。 1、与快乐体育园地相结合。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科器材设施,创编各种组合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2、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四)自由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特点与爱好,自主进行活动,如:打篮球、排球、羽毛球、踢三人五人足球、跳绳等。 四、实施要求 (一)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完善评价体系,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推动新课程改革,与落实 《课程标准实验方案》结合起来。 (二)学校要精心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大课间的意义和作用,要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保安全。要将大课间活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学校要安排大课间活动专项检查,要改善活动场地和器械,晚上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积极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活动内容,自己制作或哦的那个器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意安全。个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其他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各班免跑学生名单要上报体育组备案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