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在充分利用体育课、课间操(室外)、室内操锻炼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体能差异及兴趣爱好,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实现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目的。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上午课间操
下午第七节课(全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
2.活动保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具体分工如下:
校长及负责领导:宏观调控,并随时督查。
体育教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
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
(2)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内容
结合我校现状,现内容安排如下: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1—2年级4节体育课,3—6年级3节体育课,按照国家课改新标准要求执行。
2.上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学生规范做好每一个动作,低年级学生要在本学期内尽快学会标准动作,提高两操质量。
3.实行“大课间”40分钟活动制度,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包括跑步、篮球、健美操、跳绳、踢毽子、室内操等。
五、场地安排
操场
六、活动要求
1.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开展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各个年级的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引导全社会理 解、支持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确保阳光体育活动得以顺畅开展。
2.加强队伍培训。体育教师对班主任教师进行体育方面的必要专业培训,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有科学的指导,发挥群体作用,使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3.各年段结合本方案里每阶段活动主题,制订相应的文体活动计划和分阶段活动实施方案,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狠抓落实。
4.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5.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课间操、各种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七、运动安全保障
(1)依据规律,循序渐进,促进发展。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重视安全,重视预备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艺、趣味体艺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艺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
八、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新学期“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方案”。
2.营造舆论氛围,做好宣传工作。
四月份:
1.加强“阳光体育活动”各项项目活动。
2.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
五月份:
1.开展小型体育竞赛。
2.抓好间操工作。
六月份:
1.加大“阳光体育活动”各项项目活动。
2.抓好篮球、象棋等特色活动。
七月份:
1.做好学期总结工作。
2.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财源中心小学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