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2015-2016年度
一、指导思想:
“阳光体育” 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校开展实施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目标精神。
二、目标:
1、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
2、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具体工作和要求:
1、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大课间”活动课题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刘季华校长为组长,黄小海为总负责人,罗海明、周学忠、罗玉辉、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建立起“学校统一领导,全力支持,体育教师积极配合,班级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2、活动内容: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集体项目有《第九套广播体操》和《习主席手语操》集体操以及踢毽子、跳绳、踢足球。“阳光体育” 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编更多、更好、更适合本班的体育活动,丰富充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
3、活动场地:
学校布置划分出各班固定的体育活动场地,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避免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班主任、跟班老师融入班级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活动。各班由班主任下班教师认真协商,制订出操作性强的班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计划》。过程中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场地等灵活调整活动内容。
4、活动器材: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器材准备:
(1)一部分由学校提供,学校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有效利用场地常规运动设备。
(2)班级里发挥师生的动手能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备毽子。
(3)学生可以自备毽子,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既充实活动内容,又节约学校经费,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活动音乐:
活动全程中,选择优美的音乐播放,调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气氛。
6、体育老师职责:
为了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老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堂教学:
(1)传授给学生器械运动的方法(如各种毽子、足球的踢法和技巧)了解踢足球、毽子运动的规则,利于指导学生独立、规范的开展运动。
(2)加强各班的队形队列、“两操”的训练。
7、活动过程:
进场4分钟(由学校统一播放音乐,各班按照次序列队进场,集中在广播体操场)——跑步操4分钟(然后按照次序进入各班广播体操场)-----集体操《第九套广播体操》4分钟(然后按照次序进入各班活动场所)——体育活动12分钟(各班以班级为单位自行组织活动的内容,)——— 放松运动《习主席手语操》4分钟 —— 退场2分钟。
每周的星期一、二、三、四、五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的30分钟为活动时间。
8、老师参与:
大课间活动全员参与,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并参与其中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活动期间班主任要到位,正确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活动,避免个别学生自由化现象发生,杜绝安全事故。
9、学生参与:
各班利用班队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从各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劳逸结合的好处,对不好动的学生要想方设法鼓励其动起来,对活动过火的学生要正确引导,避免两极性问题的发生。发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阳光体育” 大课间活动。
10、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1)活动期间,课题组落实监督,跟踪检查到位,信息反馈及时,对活动开展的好的班级给以肯定,树立起榜样,督促各班级高质量的进行大课间活动。
(2)班主任参与活动的情况由课题组考评,学期结束交课题实验组总评。
(3)课题组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分阶段评比:11月进行第1次评比,12月进行第2次评比,借以加强监督检查,把对各班“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一、二、三等级的重要依据。
(4)学期结束时,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情况综合评估,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扶溪学校
201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