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新增自编足球操实施方案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我校新增自编足球操与大课间,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

   主题:运动、健康、快乐

   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参加对象:

   开江县新宁镇第一小学全体师生

四、活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大课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需要形成校长、教务处、政教处、体卫艺处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需要明确职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为此我校城里领导小组。

   组  长:杨崇明

   副组长:将隆鸿

   组  员:王川 张远大 于明平 唐昌轩 杨玉秀 黄维 杨梅

   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教师开始负责教学班的教学

五、活动目标

   开展足球操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1、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大课间足球操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实施活动的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

   师生全体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2、安全第一原则。

   严格器材管理,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情况特殊学生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锻炼强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超时,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4、教育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5.创造性原则。

   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

   6.实效性原则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7.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分组活动的形式。

七、活动要求

   总要求:做到“四化” 。即:行动统一化、队列军事化、动作规范化、活动有序化。

  (一)学生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二)教师具体要求: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并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八、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 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