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提升培训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在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举行的青岛市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现将听课心得与体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第一: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感觉自己的责任越来越大。
当汪晓赞博士让我们看一个“假如让孩子多活5年,孩子们都想干什么”的视频时,我感觉很奇诡,多活几年的话题不应该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啊,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可是当我看完视频后,我发现我错了。国家级专家根据现在的状况,推测出:第一代子代比父代少活五年的情况将会发生在如今的中小学生身上。为什么呢?现如今的孩子的生活方式较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现今的孩子要比他们的父代少活5年,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啊。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趋势呢?这就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让体育课成为提高孩子们身体素质的主要阵地,感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至关重大。
第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通过汪老师讲课我们了解了一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奥!原来体育课还可以这么上。那么我们要想上出同样精彩的体育课就应积极的参与课改,努力成为课改的领头兵,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提高,而不是惧怕课改,思想僵化,闭门造车。
第三:上好体育课,让体育课成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主阵地。
在室内课中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讲的很少,而学员运动参与却很大,课堂秩序很好,气氛相当活跃,一节课下来,学员们满身大汗,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高。试想一下,如果一节体育课老师讲了15分钟,那么学生只能参与25分钟。说的多了,练的自然就少了,素质得不到较好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会说,精说,说到点子上,让体育课真正的成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主阵地。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感受很深,并有机会与最前沿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课堂教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克服自身不足,做好一名体育教师的本职工作。
听课人:张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