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垣瑶族镇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小垣瑶族镇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学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及党中内、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让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阳光体育动动”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教体卫艺精神和洮教发文件通知要求,结合我校运动场地和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意义,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员健身、人人锻炼”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

二、组织机构

组长:郭俊兵

副组长:宋碧琪

组员:谢年春、胡贵芳、何礼、各体育教师及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的原则:体育课堂及课外活动坚持以“育人”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开展体育活动。

3、体育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为指导,加强体育教育,同时将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

4、全面性和体体性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式,使学生能参加活动在体育、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全面提高,并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真正的实现人人锻炼、全员参与。

5、教师引导,因材施教与学生自主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积极宣传,鼓励学生人人参与锻炼,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自行选择;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可强迫其参加。

四、开展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与领导,分工协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1、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放到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规程。通过家长会及学校黑板报、班级墙报等形式,加强对师生和社会的宣传工作。全面宣传《国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

2、学校明确由分管体、艺、卫和课外活动的班子成员联合共青团及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实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并负责管理和监督。

3、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学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实施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教师职工的积极性,深入开展 “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宣传和实施,形成工作合力。

4、利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导“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以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同时进行,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形式,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使其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1、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预案,防范于未然。

2、加强安全教育,教师加强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和学生的监管。

3、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4、随时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规律,杜绝因锻炼不科学而引发的意外伤害事故。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1、根据学校活动场地现在条件和学生实际,计划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明确工作职责,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大事小事有人管,不留盲区。

2、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监管和年度考核。“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课外活动计入教师的超课时工作量。

3、加强活动过程的监管,对活动实施的过程和贯彻的效果、质量进行相应的考勤、考核、以防课外活动中出现防羊式“的情况,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五、活动内容实施

1、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早操:集体跑步或广播体操,时间15分钟 

大课间活动:广播操或校园集体舞,时间25分钟

眼保健操:5分钟 

体育课:每周2课时 

体育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文体活动时间 

2、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并监督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体育课的学生的活动时间和实施的效率。

3、坚持学校的“两操一活动“即在校学生的早操、眼保健操和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

4、本年将利用一切可用的活动时间教会学生的集体舞蹈。一年级学生的保健操。

5、利用文体活动时间开展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

6、举办秋季体育运动会,集体舞比赛和广播体操比赛。

7、从严上好体育课,小学注重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初中重点训练体育毕业升学考试内容。

六、活动实施方案步骤及工作行事历

(一)每天一小时常规锻炼安排:时间3 ——12月,将执行《标准》的相关要求,教会学生广播体操、集体舞蹈、眼保健操。并坚持每天开展“两操一活动“即在校学生的早操、眼保健操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校园集体舞)。

(二)体育兴趣小组(文体活动)安排:3月和9月初,组建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兴趣小组。3月——12月每周二、周四利用文体活动时间对兴趣小组进行培训,对学生登记表建档,以便规范过程的管理,对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以及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评价、反馈。

(三)各种比赛、考试安排:4月下旬.,举办儿童眼保健操比赛。体育教师具组织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彰。5月中旬,举办全校广播体操比赛,体育组教师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6月体育毕业升学考试,由领导小组牵头,统一安排,作好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体育教师具体组织学生考试,教务处进行成绩登记汇总。10月中旬,开展秋季田径运动会。体育组教师具体组织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加以表彰。12月,校园集体舞比赛体育组教师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

七、过程的预期目标

1、计划确保《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安全,顺利的实施,得到贯彻落实。

2、按时保质的完成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并作好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

3、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力争用三年进间使90%以上的身体正常的学生达到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掌握两项日常体育锻炼技能。

4、争取在本县内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中,取得具有历史突破性的成绩。

5、以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为契机,使全校师生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生和主动性,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