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井希望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方案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根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六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阳光办[2012]012号)精神,经学校研究,制定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优化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的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推动在校生健身和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质监测、监督和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符合实际、功能完备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济南市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我校计划用3-5年时间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明显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体教结合,构建全校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使业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走在全镇前列。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90%以上。举办好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积极组建校级学生体育代表队。坚持以田径项目为基础,促进球类、竞技及其它项目的均衡发展,实现“学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目标。
二、措施保障,面向全体,全员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一)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以课程为中心、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体与个体相结合、兴趣与技能相结合、规范与特色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在广场上和操场上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努力营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学校有特色”的体育氛围。
2、创新学生体育活动模式,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参与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
3、建立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技能指导性标准体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自主发展。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纳入发展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积极开展学生体育竞赛。
从2012年起,从我市先期开展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羽毛球、拔河8个项目的比赛中选择适合我校特色的运动项目(足球)开展体育竞赛。从2013年起,从我校所设其它项目的比赛中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启动,建立班级联赛制度,推动课外活动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努力形成有利于发现培养人才、符合我校实际、充满活力的竞赛管理机制。
(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解决我校体育师资队伍薄弱、年龄偏大的问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邀请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学校指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推广,指导、帮助我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
(五)大力推进体教结合。
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训练,按照“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及时发现并有重点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九)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经费投入,对在体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教师,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体育场地设施或改变其用途。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体育政策,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营造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人才辈出的良好社会环境。
贾庄镇甜水井希望小学
201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