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漫”跑

 ...

  进入大学后,想不起是在哪一次被同学强拉硬拽到操场上,高喊着“为了减肥美丽星计划,不惜一切”的口号,在操场上开始了长跑。一天,一天,又一天,身边的人慢慢散去。今天,仍在那片操场上,仍在那条跑道上,但在昏黄的灯光下,只留下了我的独影。

每次我都喜欢慢跑到脚似注铅,生命似乎再也经受不住再多一份的损耗,而我并不想通过这证明什么,因为很难得有一份纯粹喜欢的运动。

从以前到现在,每当我交到新朋友,在交谈时,他们总会问道我一个问题,“你在文体方面有什么专长和爱好啊?”这个时候总是我最尴尬的时刻,文艺方面没有突出表现也就算了,最让我头疼的是,我每次体育测试都刚刚及格,甚至夸张到从未参加过一次运动会。面对学习成绩,一向春风得意的我,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前都是那么无力。这个似乎命中注定的伤疤,总是时常让我困惑。但在高三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上,我竟然参加了万米接力长跑,它给了我一次正式面对伤疤的机会。

虽已是两年前的往事,但至今重提在跑道上的心情和感受,我仍然是不可抑制的激动。万米接力,二十五位同学,每人四百米的脚程,事实上算不上货真价实的长跑,而在我,仅一次参加赛跑比赛经验的幼雏看来,它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长跑竞技。

我和我们班其他参加接力的同学站在草地上,等待上场,看到其他人跑时,我还在和旁边同学对他们指指点点,评评这个的动作,看看那个的表情。但真正当我上场时,我就马上意识到,那完全是多余的。我是二十五人中的一员,是整个长跑中的一个小环节,我所要做的就是,让接力顺利进行。让身体自己找到一个舒适的速度和姿势,调整呼吸频率和程度。一步挨一步,我终于到达了终点,距离相对真正的长跑绝对可以说算很短了,但对于运动神经孱弱的我,确实让我体力不支。跑完,我躺在了草地上,四肢长长地舒展着,静静地躺在那,睁眼直直的盯着头顶的那片暗黄的天空,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是很想从心里发出一声大笑。

当然那时只有一种被压迫二十年后,被救赎出来的喜悦,但在进入大学,开始在操场上实践真正的长跑后,我深爱上了这项运动。它从不主动把我逼到死角,让我挑战身体的极限,而且总是慷慨的给予我不曾拥有的。这不仅仅包括呼吸越来越匀称,脚步越来越轻巧,更重要的是,在长跑的过程中,我开始了思考。我的心情总能在长跑中很快平静下来,享受宁心静气,想想近期的目标和任务,想想过去和未来。

体制的增强,信心的建立,以及思想的成熟,都已经离不开长跑的助推。没有长跑,我可以活下去,但坚持长跑,我可以更好的活下去。

    闫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