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涌泉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充分体现民主、合作、创新的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5、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实施措施

(一)建立“五个”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促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邓元田 李承勤    

副组长:谷秋容 王之卿 黄新亚 毛仰武 陈利萍

成  员:涌泉小学全体教师

(2)体艺综合指导组:

技术顾问:张华生

组 长:李浩亮 张刃

成 员:涌泉小学体艺组教师成员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学校规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老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大课间活动,体艺组全体教师协助并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建立领导督查、艺体教师指导的制度。

3、时间保障。根据我校的实际,学校作息时间作相应调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段时间进行,上午课间操(或手语操)9:50——10:20(雨天在教室做室内操)。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下午大课间活动16:20——17:00。

4、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校体育室提供。另外提倡每位学生自备跳绳、毽子、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器材中的其中一样。

5、器材保障:

(1)负责器材老师提前5分钟到体育室。

(2)准备好负责年级各班所用的器材。

(3)记录好出借归还器材数量,如有缺少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6、安全保障。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场地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正副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跟班进行现场活动指导。

(二)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上午的大课间活动按规定进行,下午的活动除时间、场地及活动内容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空间上各班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各正副班主任和协助辅导老师可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项目。

四、上午课间操活动流程

1、进场:5分钟

2、做操:全校学生齐做《希望风帆》广播操、《感恩的心》手语操(5分钟)

3、退场:集合号再次响起,全校学生迅速集中,班主任整理好队伍,按《运动员进行曲》乐曲退场(5分钟)

五、大课间活动内容安排及指导老师安排表(见每周安排表)

各年级活动内容循环进行

六、大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1、全体教师必须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各班指导老师必须同时到场负责组织管理学生有序开展活动。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正副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参加活动。少先队对各班广播操和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检查。

3、 实施大课间作息制度,目的是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请全校教师切实提高认识,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