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夏季是进行身体锻炼的好时节,要想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不管天气冷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才是正确的途径。这个时候气温高,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

   夏季是进行身体锻炼的好时节,要想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不管天气冷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才是正确的途径。这个时候气温高,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机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更应该夏练三伏。

   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知道,炎热的夏季,不少人在园角树下,摇着蒲扇、喝着凉水却仍难耐高温,而另外一些人却是不畏高温汗流浃背地积极锻炼身体。其实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长期如此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

   夏季气温高,各项锻炼都要注意身体状况。游泳要注意安全,防止溺水;跑步要选择好时间,如果是在阳光下进行,应尽量选择阴凉处,如果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脑膜、脑细胞将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中暑。可以利用防晒霜和防暑药品作为防暑辅助。锻炼时衣着应利于散热,补充足够的淡盐凉开水,还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一旦遇到头痛、头晕及胸闷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在阴凉通风处歇卧或求医诊治。锻炼后不要马上洗凉水澡,有的人喜欢大汗淋漓地冲冷水,图一时痛快,其实人在流汗时全身的各个器官新陈代谢加速,为加速散热,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突然洗凉水澡,会使皮肤受到刺激,导致体表已张开的汗孔骤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以致生病。

   夏季气温虽高,却也容易患上热伤风。锻炼时应采取多次少量的饮水策略,锻炼后不要喝大量的水。夏季锻炼出汗多,口渴感强烈,饮水时要注意自制,否则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同时,大量饮水会出汗更多,使盐分进一步丧失,从而引起痉挛、抽筋等症状。锻炼时的剧烈运动会使大量血液流向运动着的肌肉和体表,消化系统处于缺血的状态,这个时候大量饮水或进食对胃脏刺激过于强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损伤其生理功能,温度过低的食物、冰冻饮料的危害更甚。锻炼后饮食前应充分休息,使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及时恢复正常工作的状态。有些人会觉得夏季气温高不会得感冒,于是习惯锻炼完后不及时换衣服,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汗水的蒸发带走身体大量热量,同时湿衣服敷在身上,体温下降容易降低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时间一长便容易引起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在夏季的热环境下,体力和水分极易丧失,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是长时间的锻炼,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

   现在我们学生将要面临期末考试,学习繁重而紧张。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单纯性的持续性学习,容易产生疲劳。人在疲劳的时候,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会下降,如果适当的调节下,不但有益于学习,而且也有益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失为学习调节的好方法,这样以来,紧张的大脑得到了休息,同时,体能也得到了锻炼,让你有更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

   总之,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锻炼,重视锻炼过程,对体育成绩的提高是有益的。建议同学们合理安排好体育锻炼和学习,使得两者能够互补,使学习得到增益,从而取得体育成绩和文化课成绩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