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呼中区第二小学2012.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按照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一、“体育、艺术2+1项目”指导思想
以省、地、区《关于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我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我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努力构建设和谐校园、快乐校园、文明校园。
二、“体育、艺术2+1项目”具体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树立全面发展终身体育意识。
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为“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3.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使全校学生掌握两项(或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和一项(或一项以上)艺术技能。
4.通过体育艺术课、社团活动等课程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业余生活,保障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
三、“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原则
(一)突出课程性原则。学校要全面执行体育、艺术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依托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把“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以课程进行管理和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技能和特长的培养。同时要积极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组建各类社团活动,构建层次分明、逐年递进、科学衔接的课程体系,使体育与艺术教育主题化、系列化、校本化、常态化。
(二)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将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在校园内公布,确保学生参与面达到100%。要根据学生的选项,逐人定时间、定地点、定项目、定内容、定辅导教师,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
(三)尊重学生意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意愿、爱好和潜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营造自主选择、自主操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多元评价原则。“2+1项目”达标评定工作可以结合学校艺术、体育课教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学校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以及学生社团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认定结果可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方面的使用。
(五)安全原则。实施“2+1项目”,要加强安全教育。在活动安排、器材设施的检查维护、活动内容的选择设置,活动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要严格把关。要有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时间、范围和步骤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2012年春季启动。呼中区第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
(1)学校出台方案并组织教师学习;
(2)学校实施方案并上报区教育局;
2、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12月底)
2012年3月学校全面启动。时间安排:按国家规定正常授课外每天早7:55——8:20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每周三第六节课社团活动时间。
3、总结推进阶段(2014年3月-2015年3月)
学校总结三年来“2+1项目”实施情况,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形成总结报告。
五、“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项目
1、体育项目:
轮滑(必选)、速滑(必选)、体育教学中涉及的田径类项目、跳绳、踢毽子、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等、
2、艺术项目自选:
舞蹈、管乐、声乐、版画、书法、儿童画、漫画卡通、剪纸、折纸以及音乐、美术教学中涉及的艺术类项目。
六、“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各社团活动为辅的原则。
体育项目实施方法:
1、体育教学中轮滑和速滑为必选项目,不能上冰前每周进行一次轮滑训练,冬季确保3—6年级学生全员上冰,掌握速滑技能。一、二年级可以做轮滑和速滑的技能模仿训练。同时体育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技能训练落到实处,杜绝应付了事。
2、自选项目:每天阳光体育活动时间(7:50—8:20)
学校提倡一、二年级跳绳,三、四年级踢毽,五、六年级羽毛球,同时在三、四、五年级组建一个踢毽子社团(刘艳华教师辅导)、一个跳绳社团(白淑玲教师辅导)、一个软式排球活动社团(许欣教师辅导)、一个篮球活动社团(张贤林教师辅导)、一个乒乓球活动社团(尹晓哲教师辅导)。同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所有行政人员要深入各班级,负责协助各班全员开展活动。
具体分工:
宋玉凤六年 于庆芬五年 李桂荣四年
严志刚三年 王艳凤二年 王 丽一年
艺术项目实施方法:
学校仍将在三、五年级开设版画课。其他年组要仅仅依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利用每周三第六节课开展社团活动。其中有管乐、声乐、舞蹈、书法、版画。
七、“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情况评价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项目”相关考核小组。根据教育部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和学校实际。
(一)对学生评定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度和学生达成目标的学习过程,因此,除了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过程外,更要评价体艺训练中评价能力提高、情感提升、习惯形成等过程。
2、评价形式:“2+1项目”技能评定以本人现场表演或获得校级以上各单项表演、比赛、创作和测试的奖项;作品通过本校举办的各类比赛或学校收藏可直接获得相应的技能认定。
3、综合性评价:“2+1项目”除了技能性评价,在认定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表现,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
4、评价等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原有水平的测定以及对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评定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
5、评价呈现方式:对学生的评定由学校组织统一实施,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6、个人材料的积累:对以纸制作品以及工艺品的材料注意平时的收集整理。
(二)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记录(教导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有完整、真实的学生“2+1项目”活动情况档案资料,并指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3、专业教师应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4、学校通过对教师听课、查阅教学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综合评价,纳入学期考核。
八、“体育、艺术2+1项目”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为全面指导我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协调,特成立呼中二小“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 长:陈国付
副组长:于庆芬、宋玉凤
组员:李桂荣、王艳凤、尹晓哲、严志刚、高俊川、刘艳华及全体音体美教师及班主任。
(1)体育、艺术等各学科教师:是“2+1项目”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并负责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协助班主任搞好“2+1项目”的管理工作。
(2)班主任:是“2+1项目”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指导学生重视“2+1项目”档案资料的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管理,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将“2+1项目”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提高“2+1项目”的管理水平。
九、“体育、艺术2+1项目”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保证“艺体2+1”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活动顺利推进。
2、师资保障:组织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实施“2+1项目”的目的意义,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培训和自培,引导教师树立新理念,积极探索实施“2+1项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2+1项目”实验提供有利保证。
3、设施保障
(1)体育场地:篮球场1个,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台11个、冰场1个、棋类活动室1间等。
(2)体育器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基本齐全,单杠、双杠、羽毛球拍、排球、篮球、跳绳等其它器材都按
要求配备。
(3)艺术场地:舞蹈室1间、音乐教室1间、管乐教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版画教室1间、书法活动室1间。
(4)学生用的乐器、绘画工具等学校配备齐全。
十、“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安全预案
1、活动前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定期查看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不合格器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及设施,在第一时间上报校长请求解决,并通知有关教师注意活动安全。
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向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要求,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汇报。
3、运动类项目,教师必须反复演示动作要领与注意事项,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辅导教师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坚决不允许学生训练时辅导教师不在场的事情发生。